以客爲尊的鬆柔推手技藝

 以客爲尊的鬆柔推手技藝                          

 

中華國際太極拳聯盟總會秘書長蔡孟宏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及國際太極拳聯盟總會副理事長吳榮輝先生,以其鬆柔太極拳之獨特風格,在太極拳界享有盛名。吳師的推手之法,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注重禮讓、尊重對手,深受海內外太極愛好者推崇。

吳師早年即在推手賽場屢獲殊榮。其後,更創鬆柔太極一派,門下弟子遍布全球。吳師於鬆柔推手之道,深具心得,尤重鬆肩、鬆肘、鬆腕、鬆腰及接地之力,尊重對手之意圖,不稍丟頂。吳師推手力有五種:地心力、反作用力、腰腿之力、順勢前進之力及對手之力,交互運轉。

吳師的拳架,輕靈貫串,勁道綿綿。他認為推手八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皆由禮讓對方所生。吳師曰:「推手之妙,在於順從對手,借力而不打力。」

吳師強調「以客為尊」,尊重對手,不以力取勝,而以柔化剛。吳師常言:「太極推手,非為爭勝,乃為修身。」美國華盛頓陳鉅太極拳基金會執行長查爾斯·沃塔,甚為推崇吳師的「以客為尊」之理念,更矢志將其推廣於世界。

吳師的太極,不僅強身健體,更能修身養性。其「鬆柔」之理,不僅適用於推手,亦可運用於日常生活。吳師的教誨,不僅傳授武藝,更傳授人生哲學。

太極推手,乃太極拳之精髓,其道深邃,意蘊無窮。其核心在於「以柔克剛」,以「無為」對抗「有為」,以「順從」化解「剛猛」。推手之時,應以客為尊,尊重對手之意圖與方向,不以力取勝,而以柔化剛。

以客為尊之核心

「以客為尊」並非僅是禮貌之舉,而是太極推手之核心哲學。此處之「客」,即為推手之對手。尊重對手,意即尊重對手的力量、意圖,並順應對手的變化。如此,方能達到「蓄而不發」之效果。

  • 順從對手: 不與對手硬碰硬,而是順著對手的力道,化解其力。
  • 尊重對手之意圖: 察覺對手的意圖,並做出相應的反應,而非一味地攻擊。
  • 不以力取勝: 太極推手不強調蠻力,而是以巧勁、柔勁化解對手的攻擊,及時在對方自落虛空而失去平衡之後,亦扶而持之,不使跌出,展現聼勁、懂勁而階及神明的最高境界

鬆柔之要

鬆柔乃太極推手之根本。全身放鬆,方能借力使力。若身僵力硬,則易受制於人。鬆柔不僅是身體的放鬆,更是心態的放鬆。以柔軟之心對待剛硬之力,方能化解對方的攻擊。

八法之用

太極推手之八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皆為「以客為尊」之體現。每一手法皆有其獨特之運用,但其核心皆在於順應對手的力道,化解對方的攻擊。掤: 支撐對手之力,引其力而化之。捋: 順著對手的力道,使其力道消散。擠: 將對手的力道向外推開。按: 將對手的力道向下壓。採: 將對手的力道向自己引來。挒: 將對手的力道分開。肘: 利用肘部之力攻擊或防守。靠: 利用身體的重量攻擊或防守。

借力使力之妙

太極推手之妙,在於「借力使力」。順著對手的力道,借其力而動之,方能以小勝大。此乃太極之「四兩撥千斤」之妙用。借力之時,應注意「聽勁」,察覺對手的意圖,方能隨機應變,化解對方的攻擊。

推手之益

太極推手不僅是武術的對練,更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在推手過程中,可以:

  • 增強身體協調性: 透過推手,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感和靈敏度。
  • 提高身體柔軟度: 鬆柔的訓練可以提高身體的柔軟度,身似拂柳,風吹荷葉不倒翁,以達到扭腰擺臀若無骨,輕靈貫串勁連綿的境界
  • 增強內氣: 透過推手,可以促進體內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 修身養性: 推手過程中,需要保持心靜意寧,修煉自己,不是蓄意用勁使對方跌出,如此便可可以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結論

太極推手是一種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武術。其核心在於「以客為尊」,尊重對手,順應對手的力道,化解對方的攻擊。透過推手練習,可以提高身體素質,修身養性,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日文

 日文 太極拳套路推手(たいきょくけん とうろ すいし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