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秘訣
掤勁義何解 如水負行舟 先實丹田氣 次要頂頭懸
全體彈簧力 開合一定間 任有千斤重 飄浮亦不難
捋勁義何解 引導使之前 順其來勢力 輕靈不丟頂
力儘自然空 丟擊任自然 重心自維持 莫為他人乘
擠勁義何解 用時有兩方
直接單純意 迎合一動中
間接反應力 如球撞壁還
又如錢投鼓 躍然擊鏗鏘
按勁義何解 運用如水行
柔中寓剛強 急流勢難當
遇高則膨滿 逢窪向下潛
波浪有起伏 有孔無不入
採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
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槓桿之作用
挒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
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沉淪
肘勁義何解 方法有五行
陰陽分上下 虛實須辨清
連環勢莫當 開花捶更凶
六勁融通後 運用始無窮
靠勁義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飛勢用肩 肩中還有背
一旦得機勢 轟然如搗碓
仔細維重心 失中徒無功
「採勁義何解?如權之引衡。」這句話出自《太極拳經》,用簡潔而深奧的語言說明了「採」勁的本質與運作方式。
以下是依照結構方式的專業解析:
採勁義何解?如權之引衡。
(What is the meaning of Cai energy? It is like the act of drawing the balance on a scale.)
▪ Technique:
「採」是一種向下並略帶斜向的牽引勁,類似把對方的力量引走或抽空。
不是硬拉,而是巧妙地順勢牽引對方的重心,使其落空失衡。
好比用指尖輕輕一勾,就能把整個重量引出。
▪ Application:
當對方施力或發勁時,不應直接抗拒,而是以採勁引導其力。
採不是單純往下拉,而是:
-
觸點不離,保持粘黏。
-
利用身體重心、手腕、肘或肩,產生牽引方向。
-
如天平之「引衡」——輕輕一動,整體改變重心與平衡。
-
可接「捋」「擠」「靠」等後續技法,造成對方落空、失衡甚至跌出。
▪ Theory:
-
採不是用力拉扯,而是以意引勁。
-
正如天平(權衡)只需輕輕一端有變,整個天平就會傾斜失衡。
-
此為「四兩撥千斤」之妙處。
-
其根源於「順人之勢以導其勢」,以柔制剛。
▪ Classic Reference:
「彼力來時我先引,使彼落空。」
"When the opponent exerts force, I first lead it away, causing them to fall into emptiness."
→ 採是太極四兩撥千斤的代表性技法。其精要不在於力大,而在於點對點的引導與轉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